首 页 > 详细查看

冯远征讲述《司马迁》十年创作故事
信息来源:本站信息 发布时间:2016-2-25 浏览次数:873

        “《司马迁》从酝酿到演出,用了整整十年。司马迁写《史记》,也用了整整十年。这看似是巧合,正说明了创作的艰难。话剧《司马迁》遇到的最大困难,应该说是剧本。湖北作家熊召政对司马迁有着多年的研究和沉淀,我第一次读到他写的剧本,虽然还是初稿,但我对《司马迁》已经是成竹在胸。”2月20日傍晚,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化妆间,记者听冯远征讲述话剧《司马迁》的创作故事。

        “提起司马迁,许多人只知道他受到宫刑和写了《史记》。对司马迁因何受到宫刑,《史记》如何写成,司马迁是哪里人,却知之甚少。2005年,我在韩城参加司马迁公祭大会,从那时起,我就想着有一天,要把司马迁搬上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司马迁。我的祖籍是陕西韩城,冯姓是当地司马姓的后裔。现在,当地已经没有人姓司马了,是因为司马迁当年受到宫刑后,族人为避免株连进行了拆姓,司字加了一竖,变成了同,马字多了两点,成了冯,后来当地还有着同冯不分、同冯不婚之说。”我能感受到,做为司马后裔,司马迁在冯远征心里有着不一般的分量。

        在创作阶段,冯远征与北京人艺演出团队赴韩城体验生活,探访司马迁的足迹。冯远征也沉浸在浩瀚的史料中,一次次寻找创作灵感。

        今年春节期间,《司马迁》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连续上演。19:30分开演,冯远征下午五点之前就来到剧场开始准备,化妆、换装、思考、讨论……演出前冯远征带我们参观了舞台,包括道具,与我们合影,给我们签名。冯远征的妻子梁丹妮在剧中扮演司马迁的妻子韩三姑。她说,自到人艺以来,这是第一次与冯远征在话剧中演夫妻。

        2015年,话剧《司马迁》在北京、渭南、西安成功演出。“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渭南演出,这里是司马迁的家乡。每一场演出,都有几十次观众鼓掌,观众都是自发买票,场场爆满,家乡人民对司马迁的感情还是不一样。”

        话剧《司马迁》共分为五幕:廷谏、宫刑、还乡、大雪、殉道。讲述了司马迁面对真理、梦想与生死抉择,一生奋力挣扎和忍辱负重的故事。冯远征将司马迁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如何以顽强的意志向命运抗争的故事及古代士人、文人的精神气节演绎的淋漓尽致,感人肺腑。在重现历史的同时,更将一个有血有肉的司马迁生活化地呈现于现代舞台。

        “你演《司马迁》,最想表达什么?”

        “看完演出,你就知道了。”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了,冯远征在化妆间的回答,让我深思。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有英雄才能理解英雄,只有孤独才能理解孤独”。《司马迁》剧中大量深刻的台词,撼人心魄。

        冯远征在微信中这样写道:“每一天让自己浸在剧场里,感受着隔世的相遇,感受着观众的心音,也感受着自己的跳进跳出。我与司马迁对话,我与观众对话,我与自己对话……”

        “连续五场演出。每天回到家就像散了架一样。《司马迁》不敢懈怠!”冯远征的微博中有这样一句话。冯远征,用司马迁精神演司马迁。

        话剧《司马迁》是成功的。十年磨一剑,值!



影视文化
艺术活动
·曼彻斯特的无限华丽变色灯
·香港中国国际文交所震荡走势 藏品下跌
·玩概念?看英国概念艺术领军人物!
·摄影师“光绘”,相信我,它不是真的雕
·太行山下千年古村“变形记”
·一场又一场的艺术品收藏官司 是否消磨
·故宫明中都皇故城考古工作站揭牌
·刘旭光:“审美”的历程与“审美”的重
·东方哲思的“日月光华”:中国当代艺术
·张艺谋在国家大剧院办了个展览 204
·从金缕玉衣看古代贵族对“死而复生”的
·四川三星堆那么知名,为何落选全国十大
·贾平凹回应争议:对于当下农村,我确实
·瑞士艺术家MONIKA行为艺术工作坊
·西安美术馆3月展览活动预告